English

别让我忘了辩论赛

——’99国际大专辩论赛再火京城的思考
1999-09-01 来源:生活时报 实习记者 曾正航 我有话说

8月29日,一场别开生面的“冠军对抗赛”,将“九九国际大专辩论赛”推向最高潮。“对抗赛”之前,人们只知道两支冠军队伍,A组的西安交通大学队与B组的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学队。按照人们的固定思维,交大队必胜无疑,“对抗赛”是一场没有悬念的比赛。不过,开赛后持固定思维的人们大跌眼镜,导演组来了个巧妙的大组合,将两支冠军队五五开混合编组,每组各两名中国辩手与两名埃及辩手,由于辩题是“黑夜对人类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”,所以正方叫月亮队,反方叫太阳队。又由于辩题是7天前才公布的,加上临时组队,整个比赛多了即兴发挥,各辩手的风格与个性得以充分发挥。只见场上唇枪舌剑,辩手们问得咄咄逼人,回答巧妙机智。场面自始至终高潮迭起,掌声不断热闹非凡。难怪点评嘉宾金庸先生感叹要给两队都打最高分。

可以说,这次大专辩论赛在世纪末给日渐厌倦看“电视辩论赛”的人们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。导演潘跃介绍,据不完全统计,自大专辩论赛实况录像在中央台每晚22时52分播出以来,这个时段的收视率已达到以往同期其他节目收视率的2倍。这得益于导演组对传统赛制的改革:将参赛队伍由8支扩充至12支,并且实行是否以华语为国语作标准的AB分组;取消四辩增加自由人,缩短提前告知辩题的时间,缩短辩手个人的发言时间增加正面交锋的回合;将点评嘉宾与评判团分开,以使点评更系统更精彩,等等,这些改革措施极大地调动了观众的情绪,也提高了整个大赛的整体水平。

不过,围绕这次大赛,组委会内部曾进行了一次大讨论,当时出现两种不同的意见。一些人考虑到参赛队伍中有许多非华语队伍,并且日本、俄罗斯、埃及等都是初次派队参赛,应该求稳,主张仍然沿用以往的模式,要改也只做时间上的调整。另一些人则完全从收视率的角度去考虑,主张对赛制来一次全新的变革。两种意见谁也无法说服对方。最后只好折中,去掉四辩加设自由人并限定每位辩手每次的发言不得超过30秒。然后再对各辩位的职责做了明显修正,以更突出大赛的对抗性和观赏性。

从实践效果来看,各方面的反应均不错。自由人的设置,是整个比赛的最大变数,他与前三位辩手的关系就像主力兵团与游击队的关系,主力兵团打阵地战,游击队则打游击战,二者相互照应相辅相成。就是因为这个最大变数,吸引了媒体与广大观众。据潘跃介绍,8月22日开新闻发布会,到会的媒体有26家,比1995年的7家多了19家。当然,最高兴的人恐怕还是观众。组委会请来的点评嘉宾全都是名人。比如金庸、余秋雨、张艺谋、毕淑敏等,极大地满足了观众的心理需求。而辩赛的异彩纷呈高潮迭起,更让观众乐不可支。一位场场都去现场观看的观众说:“各组的决赛及冠军对抗赛,简直把我看呆了。”

著名作家毕淑敏女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说:“辩论,说白了实际上是语言艺术的游戏。我认为辩论赛,应该像国际谈判一样,集观赏性、实用性于一体。”毕女士的话基本代表着大多数喜爱“华语辩论”群体的心声。这也为大赛在下个世纪的发展走向提出了要求,即大专辩论赛必须向“口语化、即兴化”方向发展,唯有这样,才能吸引更多的观众,才能将华语推向世界,让华语辩论吸引更多的外国观众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